其實,對於創業者這篇,我一直耿耿於懷,擔心自己寫得不好,影響了一個創造可能的人;加上在自己的網誌後台,看到了這篇文章經常被搜尋,因此希望可以提供一個比較有助於想要創業的理財規劃版本。
因緣際會,正好認識了幾位創投與創業顧問,身邊也有不少的創業者。因此,依據他們分享個人的經驗,在這裡做個紀錄,希望對於相關問題的朋友有所幫助,也算是我從另一大族群身上學習到的知識,做個小小的筆記。
創業者有三種,
第一種是工作一陣子了,薪水也不差,但是為了追求自我實現,毅然決然去創業。
第二種是吃飯有問題,創業只是為了創造工作給自己,滿足自己的生存需求。
第三種是新鮮人或年輕人,懷抱著滿腹理想或不滿待遇,想一展長才與抱負。
當然,還有第四種,第四種是不想當員工,以為當老闆比較輕鬆而創業。因為這種情況的創業,比較不了解創業者真正的辛苦,成功的機率就更低了。許多草創初期的公司,老闆都是付得起員工的薪水,而自己吃空氣的。創業創到信用破產、賣房子、賣土地的創業家也不在少數。
事實上,台灣人自行開創事業的風氣很盛行,但失敗率約75%以上,而令人意外的是,大部分的新創事業倒閉是「黑字倒閉」,也就是所謂的「賺錢倒閉」。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蘋果電腦,努力的讓自己滿手現金,多到可以買下整個美國。因為這也是這家知名企業曾有的切身之痛;而創業失敗的台灣企業中,約佔一半也是這個原因。
什麼原因,讓大多數的企業賺錢倒閉?也就是「資金周轉不靈」,台灣著名的例子,就是亞歷山大。
高達一半的失敗原因是財務能力不足,提到個人的理財規劃,在更進階一點就是財務規劃了。基本的三大表,包含資產負債表、損益平衡表、現金流量表。營運模式第一,財務報表第二,一個是原因,一個是結果。(不知道
財務三表是什麼的人,可以自行去了解。)
大部分的公司喜歡看前兩者,資產負債為正值,損益平衡正在賺錢,偏偏現金不夠,就可能在因為一時付不出所有的該付的錢,而收費來不及收回,就宣告倒閉了;這也是為什麼,許多企業喜歡快快賣、快快收、慢慢付,就是為了讓現金留在自己的手頭越久越好,實質的意義對於銀行來說,就是所謂的「所需週轉金」大小。
這雖然不是銀行評估一家公司賺不賺錢的憑據,但卻是衡量一家公司活不活得下去的根據。
文章來源https://wealth.businessweekly.com.tw/GArticle.aspx?id=ARTL000073017
創業缺錢救急推薦找台中合法立案當舖-上順當舖,台中汽機車借款,台中票貼,台中免留車,小額借款,當日撥款,解決您創業資金上的困難。